18新利登录

信息阅读

【2023年院校宣传】18新利登录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之二:学院十大核心竞争力

时间:2023-02-04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前身是1997年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系。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学院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教学科研、校企融合、学科竞赛并驾齐驱,培养专业功底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能力优、人文素养高,并具备一定国际视野的工程一线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一、学科专业建设成绩显著

2019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荣获江西省“双一流”特色建设专业;2021年“电子信息应用创新课程教学团队”获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数字电路》、《电气控制与PLC》立项校级线上精品课程;“数字电路”评为2022年江西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通信工程”专业获批为18新利登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赛促学、产学研融通”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18新利登录教学成果三等奖;通信工程教研室被评为2021年先进教研室;学院被授予2021年度“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二、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3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45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64.3%;双师型教师28人,占专任教师比例40%。

三、传承“天工文化”,学科竞赛成绩喜人

学院秉承“三苦”赛事文化精神,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创意大赛、全国全省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全省机器人技能大赛,全国全省数学建模大赛,近年来共获省级及以上奖项396个,其中获江西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16次,本科组获团体总分第一名5次。

2021年学院吴怡露、陈黎莎、赵志焱、杨云荣获第十一届APMCM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二等奖。

2022年5月,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正式公布,学院陈黎莎、杨云、赵志焱、吴怡露、章凯喜获H奖(国际二等奖),陈欣获S奖(国际三等奖)好成绩。

2022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


2022年,学院在第十二届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中继续喜获佳绩,学生何承枰、许文淦、张登宇和谭义鹏荣获全国一等奖,计淑奇、王帆、汪燕萍、谢志明、舒建宇、蔡亦然、雷志贤和路星荣获全国二等奖。


四、学生考研录取率稳步提升

学院2022届统招本科毕业生121人,27人报考,最终14人被录。渲3名同学录取到“211工程”大学,营造了学院浓厚的学习氛围。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2届毕业生考研录取名单


五、科研项目转化硕果累累

近年来,学院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积极推行“教研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行赛事兴院、科研强院,依托学院的机器人研究所、创客中心、创客空间等科研实训主体,打通教学、实训、科研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机器人研究所的带领下,通过科研项目落地转化,很好地实现了三者的有机融合,为培养能用、可用、好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办学条件不断夯实

学院拥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以及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先后共投入1100多万元建设“电子技术实验中心”、“通信技术实验中心”和“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实验中心”。2020年学校又投入248万新建“NB-I0T实验室”、50万建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50万建设“Matlab仿真实验室”,大量提高了教学基础设施条件,保障了实践教学质量。




七、就业体系完善,创业就业稳中有升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将就业创业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纳入学院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为强化思想共识,整合有效资源,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院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坚持对贫困家庭毕业生进行就业帮扶。

2021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108人,截止到2021年12月30日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3%;我院2021届专科毕业生总人数216人,截止到2021年12月30日止,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3%,在全校就业率排名中稳居前三,荣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出全省平均值。


八、第二课堂育人成果丰硕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和专业优势,贴近学生工作,开展师生第二课堂工作。通过设立小电工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学党史悟思想,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家电义务维修服务,动员全院师生走进社区、走近群众、走向基层,真正做到为人民谋福利、做贡献。在志愿者们的“巧手”下,一件件小家电“重获新生”。也正是通过学院的志愿服务队引导更多的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九、立德树人成果锦上添花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充分发挥育人主体作用,加强思政理论课队伍建设,大力落实课程思政育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严格落实党的"三会一课”制度,做到了“三会”月月开,“党课”季季讲,过好党的组织生活,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通过“三全”育人活动,学院涌现出了江西省“最美大学生”陈大军、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叶晨、江西省“优秀共青团员”曾聪超、新余市“优秀共青团员”周铭等优秀代表。


陈大军,2019年江西省“最美大学生”。在校期间一直坚持做阳光助残、邻里守望为老服务、防艾禁毒、三下乡支教等志愿公益活动共达200余次,服务时长达1200多小时。志愿服务事迹得到中华新闻网、中华公益网、江西教育网、中国江西网等近十多家媒体的报道。


叶晨,在严峻的疫情期间,不顾自己病重的身躯,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生动地诠释了江工学子在关键时刻的使命与担当,2020年叶晨同学获团中央颁发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曾聪超,2019年加入18新利登录青年志愿者协会,2020学年担任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2019-2021年期间积极组织并参与各项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协成员在新余市内参与赛事、敬老、防疫、防艾、关爱特殊群体等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众多志愿活动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结合志愿精神展现给身边人,获得新余市内领导及群众的一致好评,2021年5月荣获 “全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周铭,在大学期间,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响应我:耪,积极投入家乡志愿者工作,认真配合老师工作,服务本班同学,大一上学期加入18新利登录校团委学生会,参加和筹备大小活动百余。蠖上学期担任18新利登录校团委学生会副主席,曾荣获18新利登录优秀共青团员,18新利登录优秀共青团干部,新余市优秀共青团员,井冈山优秀学员等荣誉称号。


十、立足本土,红色资源育人深入人心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多次组织党员师生、入党积极分子到红色革命根据地开展纪念、参观活动,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铸牢理想信念之魂。

18新利登录(游戏)有限公司